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9册•經部13•易类
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
淙山讀周易記、易類。
提要
【臣】等謹案:《淙山讀周易》二十一卷,宋方實孫撰。實孫不知何許人,惟劉克莊後山集有實孫樂府跋,稱其字曰端仲。有實孫經史說跋,稱其以所著易說上於朝,以布衣入史局,時相以其累上春官,欲令免省奉對,遽以風聞報罷,浩然而歸。其所終則不可考矣。此書舊本但題曰讀周易,案諸彛尊經義考作淙山讀周易記,蓋此本傳寫脱訛。經義考引曹溶之言曰:宋志八卷,澹生堂目作十卷,聚樂堂目作十六卷。今世所行凡二本,一本不分卷,不知孰合之。此本凡上經八卷,下經八卷,繋辭二卷,序卦、說卦、雜卦各一卷,又不知誰分也。其書取朱子卦變圖别為易卦變合圖,以補易學啟蒙所未備。其說多主於爻象,不設空談。自序有曰:易者,道也。象,數也。言道則象數在其中矣。道果有耶?繋詞曰易無體。道果無耶?繋辭曰易有太極。是道自無而有也,可以識其宗旨矣。其據隨上九爻王用亨於西山,升六四爻王用亨於岐山,明夷彖文王以之,革彖湯武以之,證六爻非文王作,自為確義。其據大有六三爻公用亨于天子,解上六爻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,小過六五爻公弋取彼在穴,證爻辭非周公作,則必不然。說易者本不云公周公也,然其大旨則較諸家為淳實矣。
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
南宋李过撰。十二卷。卷一为《序说》,卷二至卷十二为上下经。缺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等部分。诠释经文往往发先儒所未发。然多处割裂经文,次第颠倒,几...
〖易精蕴大义〗十二卷。元解蒙撰。蒙字求我,《江西通志》误作”来我”,江西吉水人,中天历己巳(1329)年江西乡试,与其兄子尚均以著《易》而名于世,兄书《周易义疑...
陈法撰《易笺》书籍介绍 《易笺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 国朝陈法撰。法字定斋,贵州安平人。康熙癸巳进士。官至直隶大名道。其书大旨以为《易》专言人事,故彖爻之辞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程氏易传 底本出处: 钦定四库全书 作品别名: 周易程氏传、伊川易传 参校版本: 作者: 北宋程颐 初次点校: 未点校 创作年代...
[明]胡广等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》介绍 〖周易大全〗二十四卷。明胡广(1370—1418)等奉敕纂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魔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大易緝說十卷,元王申子撰...
《丰川易说》国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尔辑,鄠县人。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。心敬受业於李容,而谨严不逮其师。所注诸经,大抵好为异论,《书》及《春秋》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本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郭雍之父忠孝受业于程颐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没后,其书散佚,雍则...
[明]林希元撰《易经存疑》介绍 〖易经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贞、号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属厦门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。历官广东提学...
〖大易通解〗十五卷。清魏荔彤著。荔彤字念庭,河北柏乡人。大学士裔介之子,官至江苏常镇道。是书乃其罢官后所作。其以为,画卦与《河图》《洛书》只能说其理相通,但不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