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大易通解〗十五卷。清魏荔彤著。荔彤字念庭,河北柏乡人。大学士裔介之子,官至江苏常镇道。是书乃其罢官后所作。其以为,画卦与《河图》《洛书》只能说其理相通,但不可穿凿附会。又以为;乾一、兑二、离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,非生卦之次序。其论爻,则兼变爻,谓占法二爻变者,以上爻为主;五爻变者,占不变爻;四爻变者,占二不变爻,仍以下爻为主,余占本爻与象辞。至论上经,首乾、坤,中间变之以泰、否,下经首咸、恒,中间交之损、益,尤得二篇之枢纽,颇有所见。然其不相信先儒"扶阳柳阴"之说,详加论说,以为阴阳之中,皆有过不及,皆有中正和平;德有美凶,品皆有邪正,非"阳"一定是君子,"阴"一定是小人,阳、阴中皆有君子、小人;"阳"为美德则刚健,为凶德则暴戾,"阴"为美德则柔顺,为凶德则奸□;阴、阳之君子俱当褒扬,小人俱应贬抑。阴、阳二者,一理一气,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,务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;此四圣人前民之用,赞化之心,而《易》所以作。其说甚辨,然观于乾、坤之娠、复之初爻,实未审详,可为异论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四库全书珍本》初集本。
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:依據版本: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,字康成,從馬融學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馬融對於鄭玄有「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。」的感...
说明 大體來說,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,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,其中最具代表的,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。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...
古籍简介 《子夏易传》,作者卜子夏。《子夏易传》一为二卷,一为十一卷。旧本题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晋国温(今河南温县)人,孔子的学...
《周易本义集成》元熊良辅撰。12卷。良辅字任重,号梅边。南昌人,生平不详。此书主要辅翼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、《四库全书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本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郭雍之父忠孝受业于程颐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没后,其书散佚,雍则...
〖周易爻变义蕴〗四卷。元陈应润撰。应润,浙江天台人,生平不得详知,《黄华集》录有此书序,记应润字泽云,延□间由黄岩文学起为郡曹椽,数年后调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
内容简介《周易禅解》是智旭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岁时所著。其以禅解《易》,一是从佛法的角度,用“约佛法释”的形式,如一约果后垂化,二经秉教进修,一约佛果八相,二...
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 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书籍简介 〖像象管见〗九卷。明钱一本(1539-1610)撰。此书不取京房、焦赣诸说,又不取陈抟、李之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07册•經部01•易类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
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》点校说明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9册•經部13•易类 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