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祖念字修甫,连江人,生平不详。但据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(1573-1619)时造生来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,约与顾炎武、王船山同时代人。其撰写《易用》六卷,近七万言,是都很值得一读的《易烊专著。《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经部二十九《易类》,收录此书。纪购于《提要》中说:“祖念学不及其父,而说《易》乃胜其父”。这是对《易用》一书的肯定。《易用》为文,“不载经文,但每卦条论其义,《系辞》、诸《传》则各标章目而诠释之。”其书先己说,后以诸家之说印之。然重点则犹《提要》所云:“每卦之论,皆通交寻理,务以切于人为主,故名曰‘用’。”是讲陈氏说《易》,旨在以《易经》固有义理阐明社会事物发展。故日:“人徒知《易》之有着数卦交也,孰知其为道德义理性命之书乎!”①说《易冲“道德义理性命”,则是他所最关注的问题。一、“物盛则表理也”承不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,承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规律性,这是任何一个研究《易经})的人所不能不面对的根本问题。1.“阴阳反对”陈祖念研《易》,看重“义”的观念。其释《坤》顺之德,就着重阐明了这点。如说:《坤》之为道,有顺之德,不容概用。
陈祖念,字修甫,明连江(今福建连江)人。陈第之子。学不及于其父,而说《易》则远胜之。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(1573-1619)时造生来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,约与顾炎武、王船山同时代人。其撰写《易用》六卷,近七万言,是很值得一读的易学专著。融合汉宋,不存门户,唯逐爻寻理,切于人事之实用。生卒年不详,生平事迹不详。
《易用》六卷,明陳祖念撰。祖念字修甫,連江人,陳第子也。第所著毛詩古奇考、屈宋古音考發明引證,一洗吳棫諸家之謬,于韻學為功。而所作伏羲圖贊,則支離穿鑿,一無可取。祖念學不及其父,而說易乃勝其父。其書不載經文,但每卦條論其義。繫詞諸傳,則各標章目而詮釋之。其每卦之論,皆逐爻尋理,務以切于人為主,故名曰用。前有原序曰:易理無窮,非言之所能盡。故傳注于漢,疏義于唐,議論于宋,日起而日變。而易之用,則隨時隨事可以自察。是以君子居則觀象玩詞,動則觀變玩占。聖人所以言易者,如是而已。傳曰: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言: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,熟讀而深玩之,推于事而反于身,則吉凶消長之理,進退存亡之道,無所求而不得。事父事君,亦無處而不當。此則致用、利用之義也云云。其序後半佚脱,不知誰作。然一書大旨,具在于斯矣。每卦之末,率總論取象之義,多採互體之說。盖其學于漢儒、宋儒無所偏附云。
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5册•經部29•易类
〖古周易订诂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,崇祯间迁工科给事中,唐王时为礼部尚书。博综群书,尤邃于经学。著有《诗经世本古义》...
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 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书籍简介 〖像象管见〗九卷。明钱一本(1539-1610)撰。此书不取京房、焦赣诸说,又不取陈抟、李之...
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 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書籍介紹 六卷,宋赵彦肃著。赵彦肃号复斋,其书故名。大旨在依象数以求理, 言象数以六爻为主。以为先圣作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程氏易传 底本出处: 钦定四库全书 作品别名: 周易程氏传、伊川易传 参校版本: 作者: 北宋程颐 初次点校: 未点校 创作年代...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诀义》简介 〖周易口诀义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详,据《崇文总目》载,知为河南人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考其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定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简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书共计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诏编纂、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、四十九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本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郭雍之父忠孝受业于程颐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没后,其书散佚,雍则...
[宋]鄭汝諧撰《易翼傳》 [宋]郑汝谐撰《易翼传》书籍介绍 宋郑汝谐撰。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卷。一名《东谷先生易翼传》、《东谷易翼传》。宋程颐曾撰《易传》,郑汝...
[元]趙汸撰《周易文詮》介绍 四卷,元赵汸著。《经义考》载此书为八卷,但旧抄止四卷,首尾完备,不似有阙佚,或后人合并八卷为四卷。原书上有读者题记,节节用细字标题...
周易参义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属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经学家。世业农,家贫。寅自力于学,淹贯百家。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,以亲老辞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