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述〗二十三卷。清惠栋(1697—1758)撰。惠氏为清初《易》汉学的代表人物,治经墨守汉儒成说,崇古文经学,以为“凡古必真,凡汉必好”。此书主旨,亦在发挥汉儒之学,以荀爽、虞翻为主,而参以郑玄、宋咸、干宝诸家之说,融会其义。卷1至21皆训释经文,其中缺下经14卷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两传。卷22、23为《易微言》、皆杂抄经典论《易》之文,以备参考。其体例先列经文,次为惠氏自“注”,注后为惠氏自“疏”。对汉儒所谓“互体”、“卦变”、“半象”、“两象”、“纳甲”、“纳音”、“爻辰”、“卦气”、“六日七分”等说,倍加推崇,一一考究本原,推阐考证,引据古义,惧有根底。清代学者认为,自王弼《周易注》行世,汉学遂绝,宋元诸儒各以意见揣测,去古渐远。其中言象数者,又岐为图书之说,其书愈衍愈繁,渐失本旨。惠栋能从汉学入手,推究其本,征引有据,远胜于空谈说经者,为清人经传新疏中的重要著作,也是惠氏《易》学的代表作。原书目录40卷,其第24至40卷为《易大义》、《易例》、《易法》、《易正讹》、《明堂大道录》、《□说》,皆有目无书。实为惠氏未竟之书,殁后由门人以未定残稿刻版行世。后丁晏有《周易述传》、李林松有《周易述补》,补其所缺。有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卢氏刻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,23卷,末2卷为《易微言》,阮氏《后清经解》本21卷,另有清刻本多种。去末2卷,1989年天津古籍书店影印《皇清经解》本。
[清]张烈撰《读易日钞》书籍介绍 [清]张烈撰《读易日钞》作者简介 张烈,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,字武承,顺天大兴人少聪颖,读书目数行下。约生...
《春秋占筮書》清代毛奇齡撰,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。另外,漢晉一些符合《周易》古法的占筮例,亦收錄其中。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《仲氏易》及《推易始末》。《仲氏...
作者:宋‧蘇軾 《東坡易傳》又名《毗陵易傳》,實為蘇洵、蘇軾、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。據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,該書因元祐黨禁,不敢題蘇軾的名字,所以名為「毗陵先生」,...
〖周易口义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隐记述。瑗字翼之,学者称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苏泰县)人,受范仲淹推荐,由布衣官校书郎,历官太常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 [元]吴澄撰《易纂言》书籍介绍 〖易纂言〗十卷。元吴澄(1249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号草庐,江西崇仁人,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。入元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1册•經部25•易类 [明]陈士元撰《易象钩解》介绍 〖易象钩解〗四...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库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诀义》简介 〖周易口诀义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详,据《崇文总目》载,知为河南人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考其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