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观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见《周易折中》。是书惟解说《卦传·天地定位》一章,发明《易》理,兼证以《易》象,于数则略。其于取《系辞》“知者观其彖辞,则思过半”二句训解曰:“彖辞所取,或有直用其爻义者,或有通时宜而爻义吉凶准以为决者。故以是观之,不中不远,惟其合始终以为质,故时时物不能外”,《观彖》之名取之于此。解“九四,重刚而不中”句,、不以“重”字为衍文;解说“履霜坚冰阴始凝也“句,不从魏《志》,作“初六履霜”;解“后得主而有常”句,不从程《传》,增“利”字;解“盖言顺也”句,不以“顺”为“慎”;以及“比吉也”句,“比之匪人”句、“同人曰”句,“小利有攸往天文也”句、“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”句、“渐之进也”句、“上九鸿渐于陆”句、“与地之宜”句,皆不从程颐《传》、朱熹《本义》“脱误”之说惟据《汉律》《历志》;惟移“天一地二”二十字,从《程传》。“能研诸侯之虑”句,惟以“侯之”二字为衍文,从《本义》。其经义多尊古本,不肯随意改窜,犹有汉儒笃守之遗风。其说皆自抒心得,虽不甚附合程、朱之说,然“理足相明,有异同而无背触也”。有《回库全书》本,《李文贞公全集》《榕村全书》本。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点校说明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2册•經部16•易类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库...
《丰川易说》国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尔辑,鄠县人。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。心敬受业於李容,而谨严不逮其师。所注诸经,大抵好为异论,《书》及《春秋》...
〖周易口义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隐记述。瑗字翼之,学者称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苏泰县)人,受范仲淹推荐,由布衣官校书郎,历官太常...
(清)李光地撰《周易通論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,易類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周易通論四卷,國朝李光地撰。光地字厚菴,安溪人,康熙庚戌進士,官至大學士,諡文貞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朴撰。十二卷。《诗礼堂全集》本。此书解《易》,专主《十翼》之义,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编经传次序,悉依王弼旧本,而冠以读...
《周易本义集成》元熊良辅撰。12卷。良辅字任重,号梅边。南昌人,生平不详。此书主要辅翼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、《四库全书...
[宋]趙善譽撰《趙氏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赵善誉撰。善誉字静之。释经之作。是书流传不广, 故 《经义考》 称已佚。今有 《四库全书》据 《永乐大典》辑成本,但缺豫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》点校说明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9册•經部13•易类 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...
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 [元]龙仁夫撰《周易集传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集传〗八卷。元龙仁夫撰。仁夫字观复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曾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,辞而不就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