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经传集解》传世,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数的运用,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,但义理思想仍为主体内容,其深富哲理的孔门思想的义理化理解,可以视为儒学《易》说的典范——孔门圣学的重要追随者与实践者。此书前三十二卷为六十四卦经传,三十三至三十四卷为《系辞上传》、《系辞下传》,三十五卷为《文言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,三十六卷则附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、《八卦》、《九畴》、《大衍》、《总会图》、《六十四卦立成图》、《大衍揲蓍解》等共一卷。《宋史》本传载林氏与朱熹论《易》及《西铭》不合,遂相讦奏。此书淳熙十二年(1185)四月曾进于朝,本名《周易爻象序杂指解》,后以未能赅举彖、象、系辞、文言、说卦,乃改今名。
林氏说《易》,每卦前必兼互体,持论颇为平稳,只因其与朱子交恶,故此书一直不受学者的重视。其与朱子见解不合的原委,今已难详知,唯《朱子语类》中记载“论系辞”一条,谓林氏认为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包八卦,与圣人所谓“生”者意思不合,仅此而已。此书继承了汉儒倡导的互卦(互体)之说,为研究《局易》互封说在宋代的发展,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。林氏卒后,书几不传”,唯其弟子黄勉斋坚守师说,始得以流布。明代有刻本,为朱彝尊家藏,入清,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另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林栗,字黄中,亦字宽夫,南宋大臣,福州福清人。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,调崇仁尉,教授南安军。宰相陈康伯荐为太学正,守太常博士。孝宗即位,迁屯田员外郎、皇子恭王府直讲。《宋史》卷三九四有传。
林栗与朱熹同时代,但学术观点有所不同,林栗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。他一生著作甚多,著有《春秋经传集解》30卷、《论语知心》10卷、《林黄中奏议》5卷、《简肃集》30卷,皆散失。尚存《周易经传集解》36卷,录入清乾隆编纂的《四库全书》。民国期间选入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》,由商务馆刊印。
【臣】等謹案《周易經傳集解》三十六卷,宋林栗撰。栗字黄中,福清人,紹興十二年進士,官至兵部侍郎,與朱子論易及西銘不合,遂上疏論朱子。時太常博士葉適、侍御史胡晉臣皆助朱子劾栗,因罷知泉州,乂移明州,卒謚簡肅,事蹟具宋史本傳。是書淳熙十二年四月嘗進於朝,首列進書表、貼黄、勅諭各一道,栗自序一篇。貼黄稱本名周易爻象序、雜指解,後以未能該舉彖詞、擊詞、文言、說卦,乃改今名。王應麟玉海稱具書經傳三十二卷,繫詞上下二卷,文言、說卦序、雜本文共一卷,河圖、洛書、八卦九疇、大衍總會圖、六十四卦立成圖、大衍揲蓍解共一卷,與今本合。當時與朱子所争者,今不可考。朱子語類中惟載論繋詞一條,謂栗以太極生兩儀包四象,四象包八卦,與聖人所謂生者意思不同,其餘則無所排斥。朱彝尊經義考引董真卿之言,謂其說每卦必兼互體、約象、覆卦為太泥。時楊敬仲有易論,黄中有易解。或曰:黄中文字可毁。
朱子曰:却是楊敬仲文字可毁。是朱子併不欲廢其書。考陳振孫書録解題曰:其與朱侍講有違言,以論易不合。今以事理推之,於時朱子負盛名,駸駸嚮用,而栗之登第,在朱子前七年。既以前輩自居,又朱子方除兵部郎中,而栗為兵部侍郎,正其所屬,詞色相軋,兩不肯下,遂互激而成訐奏。蓋其釁始于論易,而其故不全由于論易,故振孫云然。後人以朱子之故,遂廢栗書,似非朱子之意矣。經義考又曰:福清林黄中、金華唐與政,皆博通經學,而一糾朱子,一為朱子所糾。其所著經說,學者遂置而不問。與政之書,無復存者。黄中雖有易解,而流傳未廣,恐後冺没。然當黄中既歿,勉齊黄氏為文祭之,其畧曰:嗟哉我公,受天勁氣,為時直臣。玩羲經之爻象,究筆削于獲麟。至其立朝正色,苟咈吾意,雖當世大儒,或見排斥;苟異吾趨,雖前賢篤論,亦不樂于因循。規公之過,而公之近仁者,抑可見矣。論者固不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。勉齋為文公高弟,而好惡之、公推許之至若是,然則黄中之易,其可不傳鈔乎?持論頗為平允。昔劉安世與伊川程子,各為一代偉人,其元城語録、盡言集,亦不以嘗劾程子而廢。耿南仲媚敵誤國,易祓依附權姦,其所撰易解,今亦並行。栗雖不得比安世,視南仲與祓,則有間矣。故仍録其書,而併存彝尊之論焉。
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:
【臣】紀呁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。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2册•經部6•易类
【网站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41.html
注:每卦象图 标有不同经卦名,如蒙卦初、二、三为坎,二、三、四为震、三、四、五为坤,四、五、六为艮。覆卦上、五、四为震,五、四、三为坤,四、三、二为艮,三、二、一为坎卦,本文并未录入,有暇后补如下图示,
![[南宋]林栗撰《周易经传集解》](https://oss.taijidian.cn/yijing/2019/12/图片1-5.png)
《汉上易传》为宋朝朱震所撰,朱震字子发,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,《汉上易传》的「汉上」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,其书以象数为宗,历18年而成。 朱子评曰:「王弼破互体,朱...
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 [宋]趙彥肅撰《復齋易說》書籍介紹 六卷,宋赵彦肃著。赵彦肃号复斋,其书故名。大旨在依象数以求理, 言象数以六爻为主。以为先圣作...
《周易象辞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寻门馀论》·二卷、《图书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四库提要国朝黄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说《易》力辟陈抟之学。...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书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依据版本:粤雅堂丛书作者:清.孙星衍(清代)孙星衍《周易集解》說明:此书成于嘉庆三年(1798)。自序称,自王弼以老庄之学...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53册•經部47•易类四库提要国朝赵继序撰。继序号易门,休宁人。乾隆辛酉举人。其书以象数言...
《周易辨画》清连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释《易》,专就卦画为之详辨,虽或不免附会之失,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书大旨,谓一卦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07册•經部01•易类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
[清]张烈撰《读易日钞》书籍介绍 [清]张烈撰《读易日钞》作者简介 张烈,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,字武承,顺天大兴人少聪颖,读书目数行下。约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