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
依据版本:粤雅堂丛书
作者:清.孙星衍
此书成于嘉庆三年(1798)。自序称,自王弼以老庄之学注《易》,古学失传;自唐用王弼注本作《正义》,而古注散伙,郑玄《易》学遂微。唐代李鼎祚集子夏以下传注.名曰 《周易集解》。而汉魏易说,时时见于古书传注以及史微《周易口诀义》中。因以李氏《周易集解》合于王弼注本,又采集书传所载马融、郑康成诸人之注,及《周易口诀义》中古注,附于具后。凡《说文》、《释文》所引经文,异字异音,附见本文,命曰《周易集解》。务使汉人师说,不致淹没。书中称“解”者,指李鼎祚所辑;称“注”者,指王弼所注,称“集解”者,则出于个人自采。对于魏伯阳《参同契》、伪关朗《易传》、宋陈搏所集伪《子华子》戴九履一,河图之学-先天太极之说,皆不采取。以为来人言《易》,繁而寡要;称杨惠栋所作《周易述》、《易例》,《易汉学》诸书,实出于唐宋诸儒之上。
唐李鼎祚撰有《周易集解》一书,收录汉魏三十几位易学大家的注解,不只保留了汉易的大略,也是研究汉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。
孙星衍则在李鼎祚的基础上另撰《周易集解》,原书将其所收录的注解与李鼎祚集解和王弼注并列。本电子书所收录的粤雅堂丛书本则只撷取孙星衍自己的集解,另成一书,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。因此,若欲观原书,只需将此本和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以及王弼注合在一起即可。
孙星衍字渊如,号季逑,阳湖人,乾隆五十二年进士第二名。跋云:「既壮,折节读书,习篆籀古文声音训故之学。」先生也是清代著名藏书家、金石家,精经史及文字训诂之学。
注:缺失以下内容:附錄一 孫氏傳略
附錄二 著錄版本
附錄三 提要序跋
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3册•經部17•易类 (元末明初)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》介绍 〖周易程朱传义折衷〗...
[清]刁包撰《易酌》书籍介绍 清刁包治《易》著作。十四卷。该书以北宋程颐《易传》、南宋朱熹《周易本义》爲宗,注重阐发义理。虽亦言及“象数”,然主北宋陈搏、李之才...
此《易本义附录纂疏》(周易本义附录纂注)由元代胡一桂著,为注释《易本义》之作。全书共十五卷,包含:上下经、《彖传》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文言传、...
〖周易窥余〗十五卷。宋郑刚中(1088—1154)撰。刚中字亨仲,浙江金华人。绍兴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,依附秦桧,赞同割地求和,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,谪居桂阳军,又...
《春秋占筮書》清代毛奇齡撰,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。另外,漢晉一些符合《周易》古法的占筮例,亦收錄其中。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《仲氏易》及《推易始末》。《仲氏...
说明 大體來說,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,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,其中最具代表的,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。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...
易经蒙引,明蔡清撰。清字介夫,号虚斋,晋江人。成化甲辰进士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是书专以发明朱子《本义》为主,故其体例以《本义》与《经》...
《丰川易说》国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尔辑,鄠县人。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。心敬受业於李容,而谨严不逮其师。所注诸经,大抵好为异论,《书》及《春秋》...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大易緝說十卷,元王申子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