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
依据版本:粤雅堂丛书
作者:清.孙星衍
此书成于嘉庆三年(1798)。自序称,自王弼以老庄之学注《易》,古学失传;自唐用王弼注本作《正义》,而古注散伙,郑玄《易》学遂微。唐代李鼎祚集子夏以下传注.名曰 《周易集解》。而汉魏易说,时时见于古书传注以及史微《周易口诀义》中。因以李氏《周易集解》合于王弼注本,又采集书传所载马融、郑康成诸人之注,及《周易口诀义》中古注,附于具后。凡《说文》、《释文》所引经文,异字异音,附见本文,命曰《周易集解》。务使汉人师说,不致淹没。书中称“解”者,指李鼎祚所辑;称“注”者,指王弼所注,称“集解”者,则出于个人自采。对于魏伯阳《参同契》、伪关朗《易传》、宋陈搏所集伪《子华子》戴九履一,河图之学-先天太极之说,皆不采取。以为来人言《易》,繁而寡要;称杨惠栋所作《周易述》、《易例》,《易汉学》诸书,实出于唐宋诸儒之上。
唐李鼎祚撰有《周易集解》一书,收录汉魏三十几位易学大家的注解,不只保留了汉易的大略,也是研究汉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。
孙星衍则在李鼎祚的基础上另撰《周易集解》,原书将其所收录的注解与李鼎祚集解和王弼注并列。本电子书所收录的粤雅堂丛书本则只撷取孙星衍自己的集解,另成一书,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。因此,若欲观原书,只需将此本和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以及王弼注合在一起即可。
孙星衍字渊如,号季逑,阳湖人,乾隆五十二年进士第二名。跋云:「既壮,折节读书,习篆籀古文声音训故之学。」先生也是清代著名藏书家、金石家,精经史及文字训诂之学。
注:缺失以下内容:附錄一 孫氏傳略
附錄二 著錄版本
附錄三 提要序跋
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点校说明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2册•經部16•易类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库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《御定易經通注》基本介绍 书名:《御定易经通注》、《易经通注》 作者:【清】勅大學士傅以漸、【清】日講官曹本榮 卷数:九卷,四卷 年代:顺治十五年十月 《御定易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朴撰。十二卷。《诗礼堂全集》本。此书解《易》,专主《十翼》之义,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编经传次序,悉依王弼旧本,而冠以读...
作者:宋‧蘇軾 《東坡易傳》又名《毗陵易傳》,實為蘇洵、蘇軾、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。據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,該書因元祐黨禁,不敢題蘇軾的名字,所以名為「毗陵先生」,...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库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[清]刁包撰《易酌》书籍介绍 清刁包治《易》著作。十四卷。该书以北宋程颐《易传》、南宋朱熹《周易本义》爲宗,注重阐发义理。虽亦言及“象数”,然主北宋陈搏、李之才...
说明 大體來說,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,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,其中最具代表的,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。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,但他的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绵庄,号青溪,上元人。是编因桐城方苞《绪论》,以六条编纂诸家之说。一曰正义,诸说当於《经》义者也。二曰辨正,订异同也。三曰通论,谓所论在此而...
〖周易爻变义蕴〗四卷。元陈应润撰。应润,浙江天台人,生平不得详知,《黄华集》录有此书序,记应润字泽云,延□间由黄岩文学起为郡曹椽,数年后调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