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卷,明高攀龙著。自序以为,其知易知,其能简能, 易简则天下之理得。故诠释《易》义,每条不过数言。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,而无非心之易,故贵于学。学之所在知非易则非心,非心则非易,易则吉,非易则凶,可见其书大旨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大略抄自高氏《周易孔义》而小有删改。全书阐释《易》旨,兼取朱熹、陆九渊之学,以“学《易》以检心”为主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书诠解《易》义,每条不过数言。《自序》云:‘其知易知其能简能,易简而天下之理得。’
高攀龙(1562年 – 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云从,南直隶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,世称“景逸先生”。明朝政治家、思想家,东林党领袖,“东林八君子”之一。著有《高子遗书》12卷等。
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。后遇父丧归家守孝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,被贬广东揭阳典史。
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高攀龙辞官归家,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,在家讲学二十余年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高攀龙重获起用,被任命为光禄寺丞。历任太常少卿、大理寺右少卿、太仆卿、刑部右侍郎、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。
天启六年(1626年),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,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,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。该年三月,高攀龙不堪屈辱,投水自尽,时年六十四岁。
崇祯初年(1628年),朝廷为高攀龙平反,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谥“忠宪”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二十三册經部十七
[清]纳兰性德辑编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》介绍 〖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〗八十卷。清纳兰性德(1654-1685)辑编。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州正黄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周易集解 底本出处: 网络通行版本 作品别名: 无 参校版本: 四库全书 作者: 唐李鼎祚 初次点校: 简校 创作年代: 不祥...
南宋李过撰。十二卷。卷一为《序说》,卷二至卷十二为上下经。缺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等部分。诠释经文往往发先儒所未发。然多处割裂经文,次第颠倒,几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《周易辨画》清连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释《易》,专就卦画为之详辨,虽或不免附会之失,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书大旨,谓一卦...
《日讲易经解义》,十八卷,《筮仪》一卷,《朱子图说》一卷,[清]牛钮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内府刻本。半页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鱼尾。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[清]翟均廉撰《周易章句证异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章句证异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举人,官内阁中书舍人。是书取《周易》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》•...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约存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