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卷,元赵汸著。《经义考》载此书为八卷,但旧抄止四卷,首尾完备,不似有阙佚,或后人合并八卷为四卷。原书上有读者题记,节节用细字标题,详其词意,但无所发明,清代刻版已削去。其大旨本宋人绪论,着重义理阐释。对天道人事、吉凶悔吝反复推阐,务求明白晓畅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大旨,以程颐、朱熹之“义理”学说诠释《周易》文意,间亦兼采邵雍“先后天”之学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此书大旨源出程、朱,主于略数言理。然其门人金居敬《跋》,称其‘契先天内外之旨,且悟后天卦序之义’,则亦兼用邵氏学也。
元赵汸撰。汸字子常,休宁人。师事黄泽,受《易象》、《春秋》之学。隐居著述,作东山精舍以奉母。洪武二年召修《元史》,不愿仕,乞还。未几卒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此书大旨源出程、朱,主於略数言理。然其门人金居敬《跋》,称其“契先天内外之旨,且悟后天卦序之义”,则亦兼用邵氏之学也。《经义考》载八卷,此本旧钞止四卷,然首尾完具,不似有所阙佚,或后人合并欤?原书上方,节节标题细字,详其词意,不类汸笔,或后来读者所题识,於《经》义亦无所发明。今并从删削。汸平生学力,多在《春秋》,所著说《春秋》之书亦最多,并已别著於录。其说《易》只有此本,流传颇罕。其中诠释义理,大抵宋儒绪论为多,不及其《春秋》诸书之深邃。然其於天道人事、吉凶悔吝之际,反覆推阐,亦颇明畅。观其名书曰《文诠》,其宗旨固可见矣。
赵汸[公元一三一九年至一三六九年],字子常,休宁(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)人。生于元仁宗延佑六年,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,年五十一岁。
师事黄泽,受易象春秋之学。隐居著述,作东山精舍以奉母。洪武二年,(公元一三六九年)召修元史。不愿出仕,乞还山。未几,卒。学者称东山先生。汸著有《东山存稿》七卷,《周易文诠》四卷,(均《四库总目》)与《师说》、《左氏补注》、《春秋集传属辞》,并传于世。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册-經部十四易类
古籍简介 《子夏易传》,作者卜子夏。《子夏易传》一为二卷,一为十一卷。旧本题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晋国温(今河南温县)人,孔子的学...
[清]傅恒奉敕撰《御纂周易述义》全文在线阅读。[清]傅恒奉敕撰《周易述义》介绍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簡介: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於清乾隆二十年所撰,作者群包括了正總裁官...
《日讲易经解义》,十八卷,《筮仪》一卷,《朱子图说》一卷,[清]牛钮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内府刻本。半页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鱼尾。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简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书共计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诏编纂、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、四十九...
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郭雍撰。十一卷。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本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郭雍之父忠孝受业于程颐,著《兼山易解》;忠孝没后,其书散佚,雍则...
〖易学变通〗六卷。元曾贯撰。贯字传道。江苏泰和人。曾举天历乡试,官绍兴府照磨。元季兵乱,弃官家居,乡人推率义军,战败而殁,著《四书类辨》、《学庸标旨》诸书。是书...
《周易象辞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寻门馀论》·二卷、《图书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四库提要国朝黄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说《易》力辟陈抟之学。...
[明]胡广等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》介绍 〖周易大全〗二十四卷。明胡广(1370—1418)等奉敕纂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魔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...
《执象易注》介绍 本书为网络转载,未找到作者姓名,如您有此佳作版权,还望与我们联系 网址地址:https://www.xshiqi.com/ 《执象易注》目录 ...
[清]张英著《易经衷论》书籍介绍 〖易经衷论〗二卷。清张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复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康熙进士,十六年设南书房,他首中入选,一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