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口诀义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详,据《崇文总目》载,知为河南人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考其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定其为唐人,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四库全书》均从其说。另外,《宋史·艺文志》又作史文徵,徽为徵伪,之为衍文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已辩正之。本书内容,自序云“但举宏机,纂其枢要,先以王注为宗,后约孔疏为理”,故前人有认为此书是直抄注疏,以便讲习的通俗著作,其实并不尽然,如乾彖引周氏说,大象引宋衷说,屯彖引李氏说,师彖引陆绩说,六五引庄氏说,谦六五引张氏说,贲大象引王□说,颐大象引荀爽说,坎大象引庄氏说。上六引虞氏说,咸大象引何妥说,萃彖引周宏正说,升彖引褚氏说,革彖象引何妥说,革彖引宋衷说,鼎彖引何妥说,震九四引郑众说,渐彖引褚氏说,大象引侯果说,困大象引周宏正说,兑大象引郑众说,渐九五引陆绩说,多出孔颖达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;又如贲大彖引王氏说,颐大象所引荀爽说,虽然李氏《集解》亦录,而其文却不同;坎上六所引虞翻说,《集解》删其过略,此载颇详。史氏去六朝不远,故《隋书·艺文志》所载诸书。多可旁搜博引,保存了较多唐以前谱儒旧说,对研究、探讨早期儒学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,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其为“难得之秘本”。清代惠栋作《九经古义》及余萧客辑《古经解钩沉》均未及见此书。现存本中,豫随、无妄、大壮、晋、睽、蹇、中孚八封已脱漏散佚,但所佚不多,仍可视为完帙。此书与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、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为现存较完备的唐人释《易》之作。除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岱南阁丛书》、《古经解汇函》、《丛书集成》等丛书收录外,单行本为武英殿聚珍本。
史徵,生卒年不详,唐代人。爵里、事迹不详。或作“史证”、“史文徽”、“史之徵”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谓:“非唐则五代人也。避讳作‘证’。”《四库全书提要》云:“《宋史·艺文志》又作‘史文徽’,盖以‘徽’、‘徵’二字相近而譌。别本作‘史之徵’,则又以‘之’、‘文’二字相近而譌耳。今定为‘史徵’,从《永乐大典》。定为唐人,从朱彝尊《经义考》。”撰有《周易口诀义》一书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六卷。宋以后罕有传本,《四库全书》唯据《永乐大典》所载钞出,缺《豫》、《随》、《无妄》、《大壮》、《晋》、《睽》、《蹇》、《中孚》八卦,仍编为六卷。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书籍介绍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斋,又字虞际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进士。官至湖北巡抚。此书凡...
〖周易口义〗十二卷。北宋胡瑗(993—1059)口授,弟子倪天隐记述。瑗字翼之,学者称安定先生,泰州海陵(今江苏泰县)人,受范仲淹推荐,由布衣官校书郎,历官太常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[宋]魏了翁撰《周易要义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要义〗十卷。宋魏了翁(1178—1237)撰。了翁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,庆元进士,官至资政殿大学士,...
周易古经白话-刘大钧 刘大钧《周易古经白话解》【经传合辑】内容介绍 《周易经传白话解》内容简介:《周易》是群经之首,是经典中之经典,哲学中之哲学,谋略中之谋略。...
此《易本义附录纂疏》(周易本义附录纂注)由元代胡一桂著,为注释《易本义》之作。全书共十五卷,包含:上下经、《彖传》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文言传、...
[宋]張根撰《吳園周易解》 [宋]张根撰《吴园周易解》书籍介绍 九卷,宋张根著。书用王弼注本,诠释主义理,不及象数,亦不言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。注文简要。末附序语...
[明]熊过撰《周易象旨决录》介绍 〖周易象旨决录〗七卷。明熊过撰。熊过字叔仁,号南沙(或南沙子),四川富顺人。喜靖八年(1529)进士、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,坐事...
[清]傅恒奉敕撰《御纂周易述义》全文在线阅读。[清]傅恒奉敕撰《周易述义》介绍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簡介: 《御纂周易述義》於清乾隆二十年所撰,作者群包括了正總裁官...
清)朱轼撰《周易传义合订》全文在线阅读[/caption] [清]朱轼撰《周易传义合订》介绍 〖周易传义合订〗十二卷。清朱轼(1665—1736)撰。轼字若瞻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