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读易纪闻〗六卷。明张献翼撰。张献翼字幼于,后更名敉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一说江苏昆山人。喜靖中国子监生。为人放荡不羁,言行诡异。而说《易》却颇平正通达,笃实不支,与其人行迹迥异。著有《读易韵考》、《易杂说》等数种,积渐研思,十年不辍。此书为其早年读书吴县上方山中所著。不载《易》经文,按经文顺序逐节解说,有如札记之体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此书”桃庄、老之玄虚,阐程未之义理。凡吉凶、悔吝、进退、存亡,足为人事之鉴者,多所发明,得圣人示戒之旨”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著录张献冀《易》学著作凡5种、惟《读易韵考》注曰”存”,其他均注曰”未见”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搜采遗编,仅得其《读易韵考》及此书。《读易韵考》错误较多,馆臣将其列入《存目》,此书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
张献翼,[明](1534-1604)字幼于,后更名敉,长洲人。张凤翼之弟。嘉靖中国子监生。为人放荡不羁,言行诡异,与兄凤翼、燕翼并有才名,时称“三张。”精于易,其说《易》诸作,皆平正通达,笃实不支,为人所称。
【臣】等謹案:讀易紀聞六卷,明張獻翼撰。獻翼字幼于,崑山人,後更名敉。此其早年讀書上方山中所著也。獻翼放誕不覊,言行詭異,卒以沈湎野宿,遇盜隕身。其人殆有狂易之疾,而其說易乃平正通達,篤實不支。祧莊、老之元虚,闡程、朱之義理。凡吉凶悔吝,進退存亡,足為人事之鑒者,多所發明,得聖人示戒之旨。揆諸素履,所謂能言而不能行者歟?朱彞尊經義考載獻翼易注凡五種,惟讀易韻考存。其讀易約說三卷,易襍說二卷,讀易臆說二卷,及此書六卷,均注曰未見。今蒐採遺編,惟得讀易韻考及此書。韻考紕漏殊甚,如盲談黑白,聾辨宫商,已别為存目。此書不載經文,但逐節拈說,有如劄記之體。其言足采,固不至以其人廢矣。
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2册•經部26•易类
注:为方便读者,原文每卦前,只有单独卦名,其它为后加。例:坤卦原仅有“坤”后补为“坤卦:䷁【坤下坤上】”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书籍介绍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斋,又字虞际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进士。官至湖北巡抚。此书凡...
[清]张英著《易经衷论》书籍介绍 〖易经衷论〗二卷。清张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复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康熙进士,十六年设南书房,他首中入选,一时...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约存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时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鉴(1190-258)编。哲学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鉴字子明,朱熹长孙,以荫补迪功郎,官至湖广总领。见《闽中理渊源考...
周易古经白话-刘大钧 刘大钧《周易古经白话解》【经传合辑】内容介绍 《周易经传白话解》内容简介:《周易》是群经之首,是经典中之经典,哲学中之哲学,谋略中之谋略。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书籍介绍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号谦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为北宋人,官大理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大易緝說十卷,元王申子撰...
[宋]张浚撰《紫岩易传》书籍介绍 〖紫岩易传〗十卷。宋张浚(1097—1164)撰。浚字德远,号紫岩,四川绵竹人。徽宗时及进士第,建炎三年(1129)任知枢密院...
[宋]沈該撰《易小傳》书籍介绍 《易小传》共六卷,宋沈该著。此书以正体发明爻象之旨,以变体拟议变动之意,以求合于观象玩辞,观变玩占之义。其论占全用《春秋左氏传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