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本义集成》元熊良辅撰。12卷。良辅字任重,号梅边。南昌人,生平不详。此书主要辅翼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但也有不少地方与朱意不同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》。《通志堂经解》本。此书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为主,兼采旧说,以释《周易》经传之旨。其中立说亦颇有与《本义》不同者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书前有良辅《自序》,称‘丁巳以《易》贡,同志信其僭说,闵其久勤,出工费锓梓’。丁巳即延祐四年。元举乡试始于延祐甲寅,是科其第二举也。
熊良辅(1310—1380),字任重,别号梅边,元南昌(今江西南昌)人,举元仁宗延祐四年(1317)乡贡,应进士不第,归教乡里。早年师事同邑遥溪熊凯,终生研易,著有《周易本义集成附录》。另有《风雅遗音》、《小学入门》等。于《易》宗朱熹之学,认为伏羲画卦以阳吉阴凶为义,文周系辞,“象占其本旨也”。夫子赞《易》以义理为主,“盖象占固义理之所寓”。善学《易》者应“先求《易》之本旨(象占)然后广而充之”。又曰:“程子作《易传》而义理之学大明”,然只是“孔子之易”。至“朱子一以卜筮为说,然后作《易》之本旨益著”,这才是“文王周公之易”。因而广辑众说以阐发朱熹之义。
《周易本義集成》十二卷,元熊良輔撰。良輔字任重,號梅邊,南昌人,延祐四年嘗領鄉薦,其仕履未詳。是書前有良輔自序,稱丁巳以易貢,同志信其僭說,閔其久勤,出工費鋟梓。丁巳即延祐四年,元舉鄉試始於延祐甲寅,是科其第二舉也。考元史選舉志,是時條制,漢人、南人試經疑二道,經義一道,易用程氏、朱氏,而亦兼用古註疏,不似明代之制,惟限以程、朱,後併祧程而專尊朱,故其書大旨雖主乎羽翼《本義》而與《本義》異者亦頗多也。黄虞稷千頃堂書目稱良輔是書外有易傳集疏:不傳。考易傳集疏:元熊凱撰。江西通志載凱字舜夫,南昌人,以明經開塾四十年,時稱遥溪先生,同邑熊良輔受業焉。良輔序中亦稱受易于遥溪熊氏,與通志合。截然兩人兩書,虞稷以同姓同里同時,遂誤合為一耳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
《周易集说》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和《四库全书》中。四 库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经说》《象辞说》《彖传 说》《爻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〖周易窥余〗十五卷。宋郑刚中(1088—1154)撰。刚中字亨仲,浙江金华人。绍兴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,依附秦桧,赞同割地求和,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,谪居桂阳军,又...
《易原就正》书籍介绍 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仪著。仪字羽修,邢台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间拔贡生。其自序称:”早年闻有《皇极经世》,而无由求得其书。自顺治辛卯(八...
[清]张英著《易经衷论》书籍介绍 〖易经衷论〗二卷。清张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复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康熙进士,十六年设南书房,他首中入选,一时...
周易尚氏学内容简介: 《周易尚氏学》是对《周易》包括《易纪》全文的注释。作者继承象数学的传统,认为《易》辞皆观象而累,故重在以象释《易》。除了依据《易傅》所取象...
[南宋]杨万里撰《诚斋易传》繁体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〖读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孙奇逢(约1584-约1675)著。奇逢字启泰,号钟元,世称夏峰先生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万历举人,不满明末吏治之腐败,与东林党人交往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书籍介绍周易象义:元丁易东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库全书》录《永乐大典》本。此书据《易》象以明义,故名曰《象义》。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,为本体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