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经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贞、号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属厦门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。历官广东提学佥事、钦州知州等。著有《四书存疑》、《林次崖集》等。事迹附见于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二《蔡清传》中。据此书自序,谓自束发读书,即喜穷研经理。恐所得遗亡,类皆札记。山居无事,念夙业未终,爰取所藏《易说》重加删饰,始于嘉靖二十年(1541)冬,越一岁书成,命名《存疑入此书洪朝选序谓”存朱之疑以羽翼程朱之传义也”。卷-至卷八为八卦。卷九、卷十为《系辞》上传,卷十一为《系辞》下传。卷十二为《说卦传》。此书用注疏本,其解经以来子《本义》为主,多引用蔡清《易经蒙引》,故明杨时乔《周易古今文全书》谓此书为继《易经蒙引》而作,与《易经蒙引》微有异同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此书本为科举之学,故主于祧汉而宗宋。当时谈经者或簿传注而喜新说;举业者或忽义理而尚词华,林希元此书尚能研究义理,持论亦较谨严、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价此书比古经师则不足,但犹逾剿窃庸肤为时文戈获之术者,在明代经学中还算笃实之作。有清初刊本、康熙刊本、乾隆,七年(1742)林氏裔孙廷□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
林希元,字茂贞,号次崖,福建同安县人山头村人(现翔安区垵山大队山头村)生于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卒于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7年),享年85岁。明正德十二年(公元1517年)进士。
林希元,初督学岭南,继授大理寺评事。上书直言,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财,贿赂朝廷权幸。奏疏有“纵鹰犬以鱼肉吾民”之句,触怒了朝廷,被解官归家。后由正直朝臣举奏,复起为大理寺丞。辽东发生兵变,林希元评论“兵变起于姑息政策”又得罪了朝廷。嘉靖十四年(公元1535年)谪知钦州,翌年7月抵任,嘉靖十八年(公元1539年)10月任满,升广东按察司佥事。林希元知钦州3年期间,“兴利除弊,约身裕用,严正不挠,豪猾屏迹。”其所纂《嘉靖钦州志》,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农业、社会生活等的珍贵资料,是一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。今举数事以志其在钦从政之勒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
《周易像象述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像象述〗五卷。明吴桂森撰。吴桂森字叔美,江苏无锡人。曾随顾宪成、高攀龙讲学于东林书院。又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从师钱一本学《易...
书籍介绍 三卷,明逯中立著。其书是读书笔记一类,多采自他人之说,偶以己意论说。但去取较为精审,以义理为主,至“中孚”诸卦,又参用《易纬》卦气说及值六日七分说。书...
[明]胡广等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》介绍 〖周易大全〗二十四卷。明胡广(1370—1418)等奉敕纂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魔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...
书籍简介 南宋董楷撰。十四卷。《通志堂经解》本。此书将程颐《周易程氏传》和朱熹《周易本义》合为一帙,并采辑程、朱论《易》之说别见他书者作为附录,故题曰《传义附录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书籍介绍周易象义:元丁易东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库全书》录《永乐大典》本。此书据《易》象以明义,故名曰《象义》。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,为本体、...
〖儿易内仪以〗六卷。《儿易外仪》十五卷。明倪元璐(1593-1644)撰。倪元璐字玉汝,号鸿宝,一号园客,浙江上虞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授编修。崇祯初累...
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:依據版本: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,字康成,從馬融學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馬融對於鄭玄有「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。」的感...
学易记,元代李简撰。《四库全书》著录。是书博采子夏《易传》等64家解《易》之说,一一标示姓氏。其不注姓氏者,则为李简之新意。撰写体例大致依李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。...
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 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书籍简介 〖像象管见〗九卷。明钱一本(1539-1610)撰。此书不取京房、焦赣诸说,又不取陈抟、李之...
[宋]趙善譽撰《趙氏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赵善誉撰。善誉字静之。释经之作。是书流传不广, 故 《经义考》 称已佚。今有 《四库全书》据 《永乐大典》辑成本,但缺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