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传义合订〗十二卷。清朱轼(1665—1736)撰。轼字若瞻,号可亭,高安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进士,授浙江巡抚。雍正朝充《圣祖实录》总裁,官累至文华殿大学士。乾隆朝,受命协同总理事务,充《世宗实录》总裁。是编于程颐《易传》、朱熹《易本义》,凡互有异同者,皆参校折衷,归于一是,使其不涉两歧,然于两义各有发明且可并行不悖者,仍两说兼存,且附以诸儒之论,而诸儒之论实有高于程《传》、朱《义》者,竞舍《传》《义》而从他说,不株守门户之见,朱氏自言间附于后。其《凡例》说:遗象言理,自王辅嗣(弼)始。然《易》者象也,有象斯有理,理从象生也。孔子《彖》《象》二传,何尝非言象,雷、风、山、泽以及乾马、坤牛、震龙、巽鸡之类,皆象也。即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,亦何莫非象乎。舍是而言理,不知所谓理者安在矣。《易》道之取类大,精粗巨细,无所不有,即纳甲飞伏等术数之学,不可谓非《易》之一端也。况中爻互卦、倒巽倒兑、厚离厚坎之象,皆卦体之显而易明者乎”;又说:“卦有对易、反易,反易之义,先儒言之已备,来知德谓之‘卦综’,谬矣”;又说:“程子不取卦变,谓凡卦皆自乾坤来,然合之《彖传》,究未尽协。今一遵朱子一阴一阳自□、复之说”;又称:“宋元以来,《易》图不下数千,于四圣人之精义,全无干涉,今一概不录,止缕析朱子各图之义,而图仍不载”。观全书,右诸论实全书阐发撰辑之宗旨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提要称其:“较之分门别户、尊一先生之言,而先儒古义无不曲肆捂击者,其识量相去远矣。”朱氏在日,是书未及刊行,乾隆二年(1737)年,两广总督鄂弥达始为校刊行世。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十二卷,清朱轼著。其书以程颐、朱熹说《易》有异有同,而求参校以归一;如两义各有发明,并行不悖者则俱录,并附以各家之说,说有实胜程、朱的,则舍程、朱之说,而取其说。朱轼个人所见则附于后。以反对遗象言理,主张有象即有理,理从象生为其书主旨。此书因程颐《周易程氏传》、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互有异同,遂为参校俾归一是,不使两可其说以滋歧义;其中两义各有发明、可以并存不悖者仍为俱录,并附以诸家之论;凡诸家之论有胜程、朱者,则舍程、朱以从之,朱轼所见亦各附载于后。
朱轼(1665-1736年),字若瞻,一字伯苏,号可亭,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(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)人,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。清朝中期名臣,著名史学家,乾隆帝师傅。
康熙三十三年,中进士,选为庶吉士。居官廉洁,刚正不阿,颇具惠政。历仕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官至太子太傅、文华殿大学士,兼吏兵二部尚书。颇具惠政,世人颂其“束其励行,通经史百家”。
乾隆元年,卒,时年七十二岁,谥号文端。次年归葬故里,乾隆帝御赐“帝师元老”。
康熙三十三年(公元1694年)进士。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,有惠政。陕西学政、奉天府尹、浙江巡抚、左都御史。雍正时,充圣祖实录总裁。行取授刑部主事,督学陕西。累官文华殿大学士,兼吏部尚书,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,蓄泄得宜,溉田六十顷。卒,谥文端。任浙江巡抚时,首创用”水柜法”修筑海塘,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。康熙推崇朱熹学说,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。朱轼生活俭朴,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”朱公席”,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,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。 轼工古文,学宗横渠,著有周易注解、周礼注解、仪礼节略、历代名儒循吏传等,《清史列传》及文端公集,并传于世。
暂不提供下载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解寶平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点校底本】:钦定四库全书第四十七册-經部易类四十一(文渊阁藏本)
【资料来源】:国学大师网http://skqs.guoxuedashi.com/wen_136r/
[元]胡震撰《周易衍義》簡介 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书将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为乾、坤二卦卦辞下接以《彖传》,继以释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为《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大易緝說十卷,元王申子撰...
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经传集解》传世,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数的运用,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,但义理思想仍为主...
〖易精蕴大义〗十二卷。元解蒙撰。蒙字求我,《江西通志》误作”来我”,江西吉水人,中天历己巳(1329)年江西乡试,与其兄子尚均以著《易》而名于世,兄书《周易义疑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鉴(1190-258)编。哲学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鉴字子明,朱熹长孙,以荫补迪功郎,官至湖广总领。见《闽中理渊源考...
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 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書籍介紹 南宋王宗传撰。30卷。王宗传字景孟,宁德(今福建宁德县)人,一说临安(今浙江临安县)人。其书唯凭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书籍介绍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斋,又字虞际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进士。官至湖北巡抚。此书凡...
[明]董守谕撰《卦变考畧》作者简介 董守谕,字次公,鄞县人。举人。鲁王监国,召为户部贵州司主事。时熊汝霖、孙嘉绩首事起兵,然皆书生,不知调度。乃迎方国安、王之仁...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库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〖儿易内仪以〗六卷。《儿易外仪》十五卷。明倪元璐(1593-1644)撰。倪元璐字玉汝,号鸿宝,一号园客,浙江上虞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授编修。崇祯初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