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斋,又字虞际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进士。官至湖北巡抚。此书凡《学易初津》二卷,《易翼宗》六卷,《易翼说》八卷。《学易初津》是全书宗旨,大体以为宋人图书本由大衍之数画成,不取河洛奇偶之说,所见最确。又说辞占不遗彖辞且不取卦变互体之说,则尽废汉易古法,未免主持稍过。《易翼宗》以经文为主,把十翼各自分开附在经文之下,用意在于以传解经,颇显破碎零乱。又在每爻之首,画一全卦而间以一动爻,奇作○,偶作〔 〕,亦为自我作古。《易翼说》全解十翼,先 《系辞》,次 《说卦》,次《序卦》,次《杂卦》,次《彖传》,次《文言》,次《象传》,于古于今,皆无依据。但此书不废弃象数,且不为方技术数的曲说;不废弃义理,且不做理气心性的空泛议论,尚可说是笃实近理之作。收入 《四库全书》,有乾隆间诗礼堂刊本。
晏斯盛(1689-1752),清江西新喻人,字虞际,一字一斋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初授庶吉士,雍正元年(1723)授检讨。五年(1727)以后简放外职。历任山西道御史、贵州学政、安徽布政使、山东湖北巡抚。在山东曾上疏奏请解散西方传教士教会组织,在安徽曾疏请留无灾州县租税备赈救灾。一生究心民事,主张略仿《周礼》“族师”、“遂人”之法,以社仓保甲为经纬,使民得相生相养。后以母老乞请归养,乾隆十七年卒。据《清史稿》本传,所著有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,唐鉴称其“不废象数而无技术曲说,不废义理而无心性空谈,在近日《易》家犹为笃实近理”,与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论同,则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即《四库》所收之《学易初津》、《易翼宗》、《易翼说》。
學易初津二卷、易翼宗六卷、易翼說八卷。國朝晏斯盛撰。斯盛字一齋,新喻人,康熙辛丑進士,官至湖北巡撫。是書以學易初津為全書之宗旨,謂今所傳圖書乃大衍之數,因大傳之言而圖之,不取河洛奇偶之說。又謂辭占不遺彖辭,而不取卦變互體之說。皆能絶諸家之葛藤。易翼宗以經文為主,而割十翼散附於句下,意在以經解經,頗傷破碎。又每爻之首,晝一全卦,而間以一動爻,奇作◯偶作,亦自我作。古易翼說全解十翼,而先繋辭,次說卦,次序卦,次雜卦,次彖傳,次文言,次象傳,非古非今,更不知所據何本。然不廢象數,而不為方技術數之曲說;不廢義理,而不為理氣心性之空談。在近日說易之家,猶可云篤實近理者矣。
注:原书名为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,《四库全书》为分为三部,分别为《学易初津》、《易翼说》、《易翼宗》。本站依照《四库全书》分开收录,目录在本文合而为一。
厚斋易学》·五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 宋冯椅撰。椅字仪之,一作奇之,号厚斋,南康都昌人。《宋史·冯去非传》云:“父椅,家居授徒,所著《易书诗语孟辑说》等书,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朴撰。十二卷。《诗礼堂全集》本。此书解《易》,专主《十翼》之义,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编经传次序,悉依王弼旧本,而冠以读...
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 [元]吴澄撰《易纂言》书籍介绍 〖易纂言〗十卷。元吴澄(1249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号草庐,江西崇仁人,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。入元...
明魏濬撰。濬字苍水,松溪人。万历甲辰进士。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湖广。内容简介易义古象通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是书前有《明象总论》八篇,一曰《原古象》二曰《理传象...
《丰川易说》国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尔辑,鄠县人。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。心敬受业於李容,而谨严不逮其师。所注诸经,大抵好为异论,《书》及《春秋》...
[宋]鄭汝諧撰《易翼傳》 [宋]郑汝谐撰《易翼传》书籍介绍 宋郑汝谐撰。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卷。一名《东谷先生易翼传》、《东谷易翼传》。宋程颐曾撰《易传》,郑汝...
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:依據版本: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,字康成,從馬融學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馬融對於鄭玄有「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。」的感...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经传集解》传世,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数的运用,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,但义理思想仍为主...
陈法撰《易笺》书籍介绍 《易笺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 国朝陈法撰。法字定斋,贵州安平人。康熙癸巳进士。官至直隶大名道。其书大旨以为《易》专言人事,故彖爻之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