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像象述〗五卷。明吴桂森撰。吴桂森字叔美,江苏无锡人。曾随顾宪成、高攀龙讲学于东林书院。又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从师钱一本学《易》,尽读钱氏所著各书,日夕面授觉先生之言有“不尽于书”者,意有“不尽于言”者,施加留意,自己亦间有所述、以呈钱氏面订,未及半而钱氏卒。此书实就钱氏之说而加以记述,推阐,名为《像象述》,即述钱氏《像象管见》诸书之意,以明其师承,不掠人之美。此书经文用注疏本,而删其卦首六画。卷首列《像象金针》一篇,标举大旨,谓读《易》之法,先看阴阳,阴阳分明,再看八卦,八卦性情得,再看六十四象,六十四象卦名识,再看《彖辞》,《彖辞》明再看三百八十四爻义,爻义得然后再看小象,从源察流,始知条理。书中所注,皆一字一句寻究义理,颇有新义。故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收明人《易》学著作不多,此书为其一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据吴氏天启五年(1625)自序定此书成于是年,又以所据底本有高攀龙、钱一本朱批,推断此书草创于吴氏从师钱氏之后,颇见涯略。据吴氏自序,吴氏于万历四十五年(1617)负笈龟山,得睹钱氏《像象续钞》,始间有所述,以呈先生面订之,又八易寒暑而书成,则正是天启五年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周易像象述十卷,明吳桂森撰。桂森字叔美,無錫人,嘗從顧憲成、高攀龍講學東林,又從武進錢一本學易。一本嘗著像象管見諸書,桂森本其意而推闡之,以成是書,名曰像象述,明師承也。經文用注疏之本,惟刪其卦首六畫,卷首列像象金鍼一篇,標舉大旨,卷中所注,皆一字一句,究尋義理,頗有新意可參。據桂森自序,是書成於天啓乙丑,其原本上方有朱字評語,稱景逸高先生批者為攀龍,不署名者皆出一本。考攀龍之卒,在天啓丙寅,當猶及見。一本在萬歷中為御史,建言黜死,天啓辛酉已贈太僕寺少卿,不應及見。蓋桂森以萬歷丁巳從一本於龜山,已草創此書,隨時商定,自序所謂間有所述,以呈先生,先生為面訂之,惜未半而先生曳杖者是也。然則桂森是書,具有淵源,非師心自用者矣。
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吴桂森(1565-1632),明经学家。字叔美,号觐华,无锡人。万历四十四年贡生,与顾宪成、高攀龙讲学东林书院,及高攀龙入京,继承集会主讲。崇祯初,东林书院修复,日讲易其中。自号东林素衣。著有《周易象述》、《书经说》、《息斋笔记》等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4册•經部28•易类
〖古周易订诂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,崇祯间迁工科给事中,唐王时为礼部尚书。博综群书,尤邃于经学。著有《诗经世本古义》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书籍介绍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号谦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为北宋人,官大理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07册•經部01•易类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
〖易学变通〗六卷。元曾贯撰。贯字传道。江苏泰和人。曾举天历乡试,官绍兴府照磨。元季兵乱,弃官家居,乡人推率义军,战败而殁,著《四书类辨》、《学庸标旨》诸书。是书...
厚斋易学》·五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 宋冯椅撰。椅字仪之,一作奇之,号厚斋,南康都昌人。《宋史·冯去非传》云:“父椅,家居授徒,所著《易书诗语孟辑说》等书,...
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 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書籍介紹 南宋王宗传撰。30卷。王宗传字景孟,宁德(今福建宁德县)人,一说临安(今浙江临安县)人。其书唯凭...
周易古经白话-刘大钧 刘大钧《周易古经白话解》【经传合辑】内容介绍 《周易经传白话解》内容简介:《周易》是群经之首,是经典中之经典,哲学中之哲学,谋略中之谋略。...
[宋]蔡渊撰《周易经传训解》书籍介绍 二卷,宋蔡渊著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作四卷,佚一卷,存三卷。而此本唯存上、下经,名《周易卦爻经传训解》。董真卿《周易会通》说此...
易经蒙引,明蔡清撰。清字介夫,号虚斋,晋江人。成化甲辰进士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是书专以发明朱子《本义》为主,故其体例以《本义》与《经》...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