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禅解》是智旭为了融合儒佛思想,47岁时所著。其以禅解《易》,一是从佛法的角度,用“约佛法释”的形式,如一约果后垂化,二经秉教进修,一约佛果八相,二约内外四众,一约得边,一约失边,约理即释,约佛法六即释,约修证等等,文中多达131处;二是从观心的角度,用“约观心释”的形式,文中有22处;此外还有约圣德释、约世道、约圣学等形式,真正体现了以禅入儒、诱儒知禅的指导思想。行文上或者采用直陈式,或者采用问答式,做到了不拘一格。
易学和佛学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,会通儒家与佛家,以禅解易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交叉学科。在《周易》的义理、象数和古史等研究路径中,以禅解易是其中一较为特殊的研究门类。明代僧人智旭是禅易会通的集大成者,《周易禅解》为其代表性著作。
智旭(公元1559-1655年),明末僧人,俗姓钟,名际明,字藕益,又名声,字振之,号八不道人、北天目道人,又从所居称灵峰老人,古吴木渎人。少习儒书,曾誓灭释老,著《避佛论》数十篇。年十七,因读莲池《自知录序》和《竹窗随笔 》等书,开始信佛,并全部烧毁旧论。二十四岁时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,法名智旭,后于莲池塔前受具足戒和菩萨戒。从此游方各地,广涉诸宗,遍学法相、禅、律、华严、天、净土诸宗教义,主张禅、教、律三学融合,佛、道、儒三教一致。与憨山、紫柏、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。晚年定居灵峰寺,崇祯年间住持江浙各地,禅学著述颇多。
南宋李过撰。十二卷。卷一为《序说》,卷二至卷十二为上下经。缺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等部分。诠释经文往往发先儒所未发。然多处割裂经文,次第颠倒,几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书籍介绍 〖易变体义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洁撰。洁字圣与,江苏丹阳人,绍兴进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总领,知德庆府。洁父都郁。字子...
厚斋易学》·五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 宋冯椅撰。椅字仪之,一作奇之,号厚斋,南康都昌人。《宋史·冯去非传》云:“父椅,家居授徒,所著《易书诗语孟辑说》等书,...
六卷,宋赵以夫著。其书大旨在以不易、变易二义,明人事动、静之准则。故以奇偶为七八,交重为九六,卦画七八表示不易,爻画九六代表变易。卦画的不易中又有变易,是谓之亨...
[宋]鄭汝諧撰《易翼傳》 [宋]郑汝谐撰《易翼传》书籍介绍 宋郑汝谐撰。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卷。一名《东谷先生易翼传》、《东谷易翼传》。宋程颐曾撰《易传》,郑汝...
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。二十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大旨,以《十翼》为孔子所作,学《易》者当以此为主,因取明高攀龙《周易孔义》之名,别加纂集;所录古今《易》说无...
《周易集说》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和《四库全书》中。四 库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经说》《象辞说》《彖传 说》《爻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53册•經部47•易类四库提要国朝赵继序撰。继序号易门,休宁人。乾隆辛酉举人。其书以象数言...
周易参义十二卷。元梁寅撰。寅字孟敬,新喻(今属江西)人。元末明初经学家。世业农,家贫。寅自力于学,淹贯百家。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,以亲老辞。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...
[宋]魏了翁撰《周易要义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要义〗十卷。宋魏了翁(1178—1237)撰。了翁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,庆元进士,官至资政殿大学士,...